公司新闻
遥感技术地质灾害(遥感 地质灾害)
发表日期:2024-12-14

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的技术方法

1、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中常用的物探方法有电法、弹性波法、放射性法、重力法、磁法、热测量法、扩散法、综合测井法等类型。物探方法设备轻便、成本低、速度快、覆盖面大,与钻探、山地工程、地面测绘相结合,既可以节约投资,又可取得有效的成果,但要注意物探结果具有多解性,并受应用前提和现场条件的制约。

2、采用野外核查为主的方法;对于已成灾的已有地质灾害点或具有威胁对象的地质灾害隐患点,逐一进行现场调查;对于危险程度较大的地质灾害,进行大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调查中发现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当地面调查和测绘工作仍不能解决问题时,对其实施控制性勘查。

3、崩塌地质灾害的调查评价涉及很多技术方法,主要有:遥感图像解译、工程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钻探、山地工程、室内试验及现场试验、模型试验和模拟试验、动态监测等。 (一)遥感图像解译 基本要求 1)遥感图像解译应在搜集资料阶段完成,并编制工程地质解译图,为野外踏勘和设计编写服务。

4、选择典型地质灾害隐患作为分析对象,分别研究了不同破坏模式下的风险分析和叠加、容许风险的确定、社会风险的评价、位于斜坡体上部的承灾体的风险确定、作为名胜古迹的承灾体的价值估算等问题,建立了多风险源识别的滑坡风险分析流程和计算方法(图3)。

5、③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方法:a)地质灾害危险区范围预测方法:一一定性分析方法一一半定量分析方法一一定量计算预测方法b)地质灾害险情计算方法:地质灾害危险区内受威胁人数=?受威胁财产=?一一统计分析计算法一一层次叠加计算法参见中国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新方法。

无人机遥感无人机应急遥感案例

无人机遥感在紧急情况下展现出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在地质灾害、环境保护和安全事故的应急响应中。在汶川地震中,无人机遥感技术发挥了关键作用。当时,暴雨导致卫星数据无法获取,大型飞机飞行困难,无法获取清晰的灾区影像。

④我国首个成立的Quickeye(快眼)应急空间信息服务中心,是我国无人机应急遥感应用的开创尝试和遥感应用典范。其基于的无人机平台即为例图所示Quickeye(快眼)系列无人机,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该机型已成功作业近10万平方公里,广泛应用于1:1000,1:2000成图,及测绘、应急领域。

随着遥感技术、信息技术、通信技术的综合应用,遥感技术可在环境突发事件响应、污染源管理、环境质量评价、流域环境监测等多方面为环保部门服务,大幅度提高环保部门的管理,监督和服务水平。

无人机遥感监测拥有高分辨率,影像分辨率可达0.1-0.5米,优于国内外卫星影像数据。数据采集与处理速度快,每天可采集和处理近4000平方公里无人机航片,累计作业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无人机遥感监测相比卫星影像,成本较低,兼具价格优势和快速采集优势。

无人机遥感(UAVRS)技术作为航空遥感手段,具有续航时间长、影像实时传输、高危地区探测、成本低、高分辨率、机动灵活等优点,是卫星遥感与有人机航空遥感的有力补充,在国外已得到广泛应用。

无人机遥感作为新兴的科技手段,因其具有灵活性高、覆盖范围广、实时性好等优点,在应急救援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无人机能够快速进入灾害现场,收集实时数据,为灾害评估、灾情监测和救援行动提供关键信息。

目前遥感技术主要应用在哪些领域?

1、遥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众多领域,包括农业、林业、海洋、气象、水文、环保、地质环境等,对自然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农业发展、气象预报、水体监测、环保管理、违法治理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资源普查方面,遥感技术提供了一种全面、系统且及时更新的资源状况调查方法,大幅提高了资源普查的效率与准确性。

2、科学研究:地球科学、大气科学和海洋学的广泛应用;环境影响监测,监测矿山、大坝和机场等开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交通:道路、桥梁和发电厂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和建设;基础设施发展,支持基础设施发展的潜在地点识别。执法:监视、调查和犯罪现场分析;野生动物管理,监测和管理野生动物种群。

3、遥感技术广泛应用在军事、民用等多个领域。在军事领域,用于侦察、导弹预警、测绘、海洋监视、气象观测及剂侦检等。在民用方面,遥感技术应用于资源普查、植被分类、土地规划、农作物调查、环境污染监测、海洋研究、地震监测等。

4、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它不仅在军事侦察和导弹预警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还被用于军事测绘、海洋监视、气象观测以及化学物质侦测。这些应用不仅提升了军事行动的效率与安全性,也使得军事战略决策更加科学与精准。遥感技术在民用领域同样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Copyright © 2019-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KAIYUN体育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