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著作:1958年,曹传钧先生撰写了关于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教材,成为北航的重要教学资料。译著:1966年,他与何庆芝合作翻译了《火箭发动机》,为航天领域的知识传播做出了贡献,由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教育改革与理论:1985年,他在《北航教学》上发表文章,探讨了如何通过改革提高高等教育的社会适应性。
2、曹传钧教授在我国航空航天教育界辛勤执教60余年,他诲人不倦、为人师表,桃李满天下,在培养的人才中有许多已成为航空航天界的中流砥柱,为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曹校长一生勤勉负责、埋头苦干,淡泊名利、不喜张扬,廉洁奉公、襟怀坦白,他是航空航天界和北航师生中德高望重、人人崇敬的楷模。
3、年12月,曹传钧结束了这段留学生活,回国后,他的所学立即派上了用场,在帮助年轻教师提升和研究生教育中表现出色。他与教研室的同事们共同编撰了大量的导弹、火箭以及火箭发动机相关的讲义和教材,推动了北航导弹火箭系的教学质量。
4、随着1970年领导体制的变化,学校根据学科特点调整了内部结构,将火箭系的专业划归相关系部管理,但继续致力于航天人才的培养和科研工作。这一阶段的北航在航天技术领域持续发力。1988年,为了更好地适应航天工业和科技发展的需求,学校做出了重要决策,决定在原火箭系的基础上成立宇航学院。
秦大钧是一位备受尊敬的教育家和航空领域的杰出专家,他的生涯历程丰富且多元。秦大钧出生于江苏省无锡,自幼展现出对知识的热爱。1920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化部,开始了他的学术之旅。
秦大钧不仅在技术领域有建树,还曾是多个大学的教授,如东华大学、成功大学等,他的学术贡献丰富,著作如《航空动力学概论》等。他的生涯充满了对教育和工业技术的贡献,成为我国劳动模范的典型代表。
活跃在中国理工科领域的学者不少出自该校,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机械专业)、中国教育部副部长韦钰(电子专业)、清华大学校长王大中等风云人物均毕业于该校。路甬祥,流体传动及控制专家,曾获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工程博士,路甬祥身兼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国际科学院委员会联合主席。
这要看你的目标是什么,有的人认为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是成功;有的人认为不荒废时间,看书多是成功;有的人认为成绩好,继续深造是成功;我感觉首先不荒废时间就是比较成功的,如果能掌握技能,有利于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那就更成功了,再就是多出去走走看看,开阔眼界。
数学家:Otto Blumenthal和Hans von Mangoldt,他们的贡献丰富了数学的理论和实践。教育与技术专家:Hugo Junkers,作为教授,他的创新在技术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姜长英,1904年11月11日出生于上海川沙县,其父为北洋政府军医,母为农妇,劳苦而质朴。他在天津和保定的小学求学经历奠定了基础,191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南开中学,同年在周恩来校友的感召下,积极参与了具有深远影响的“五四”运动,爱国之情在他少年时期深深烙印。
1、姚桐斌(1922年9月3日-1968年6月8日),江苏省无锡市人,冶金学、航天材料专家、火箭材料及工艺技术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2、杨利伟: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曾执行神舟五号任务。 费俊龙:神舟六号航天员,曾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 聂海胜:多次执行太空任务的航天员,包括神舟七号和神舟十号任务。 翟志刚:神舟七号航天员,执行过太空行走任务,被授予“航天英雄”称号。
3、杨利伟:被誉为“航天英雄”,荣获“航天功勋奖章”和证书。他是中国首位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太空飞行时长为21小时。 费俊龙:被封为“英雄航天员”,并获得“航天功勋奖章”和证书。他随神舟六号飞船进入太空,太空飞行总时长为115小时。
4、钱学森院士(1911年12月11日-2009年10月31日)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中国空气动力学家和系统科学家,工程控制论创始人之一,为我国科技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
5、王淦昌(190028~199110)生于江苏常熟,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是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赵九章(19015~19626)生于河南开封,地球物理学家和气象学家。
Copyright © 2019-2024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KAIYUN体育 版权所有